![图片[1]-盘古开天-零度空间](https://www.skylog.vip/wp-content/uploads/2021/12/wxsync-2021-12-0a31ab4b9d5187f8a61ecfd6134ce0fb.jpeg)
![图片[2]-盘古开天-零度空间](https://www.skylog.vip/wp-content/uploads/2021/12/wxsync-2021-12-974b17090ca94bc1bc6f9d224d9126f4.jpeg)
![图片[3]-盘古开天-零度空间](https://www.skylog.vip/wp-content/uploads/2021/12/wxsync-2021-12-9b9428d349276f6c68a56d2680fde0ca.jpeg)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今天发布消息,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图片[4]-盘古开天-零度空间](https://www.skylog.vip/wp-content/uploads/2021/12/wxsync-2021-12-6a479a29436e57632e695aad3ac9a7f3.jpeg)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安娜·弗雷贝尔刚刚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她解释说,“理解这些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是核物理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制造如此之重的元素需要极大的能量,因此几乎不可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制造出来。也就是说,它们的产生过程在地球上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我们只能利用恒星和其他宇宙物体作为实验室”。 https://history.sohu.com/20160526/n451517657.shtml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